探秘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—— 解读大地的地质密码之第二期:细说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地理特质




一、公园地理位置与范围

     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敦煌市的最西端,瓜州—敦煌盆地的西缘,距离敦煌市区158 km,地处甘肃新疆两省交汇处,东西19 km,南北宽14 km,面积323.8711平方公里,东南距玉门关72km,南距位于哈拉齐湿地的疏勒河古河道20 km,西南为库姆塔格沙漠,与著名的羽毛状沙丘头部相连,西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的三垄沙7 km,三垄沙向西与阿奇克谷地相连,再向西南与闻名中外的罗布泊相连,园区距罗布泊湖心约238 km,北与北山山洪积倾斜平原相连(如图1)。 



1

二、地质地貌特色

(一)地层基础

公园内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6500万年的新生代,属于一套河湖砂泥质沉积物。岩层颜色多样,呈灰色、灰绿色和土黄色(图2。古老的盆地中心部分层理水平分布,而边缘的层理则交错排列,并且局部还完好保存着许多虫迹化石(图3,这些化石生动地展现出古代河流和湖泊的特征。由于岩层产状水平,垂直节理发育,那些较松软的岩层在大自然疾风暴雨的长期风化作用下,逐渐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雅丹风蚀地貌。



图2



图3

(二)雅丹地貌奇观

敦煌雅丹地貌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,是公园的核心景观。这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、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且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。走进公园,仿佛踏入了一座天然的雕塑博物馆。各种造型奇特的风蚀地貌星罗棋布,千姿百态。从高空俯瞰,北区的雅丹地貌集中连片,以垄岗状、墙状为主,总体近南北走向,雅丹体高度多在 5 - 10 米,密集的雅丹体犹如浩浩荡荡的“舰队”,壮观非凡;南区则以塔状、柱状等为主,部分雅丹体高度可达20米以上,分布相对较为分散,总体呈东西走向。在这里,研学者们还能看到风蚀蘑菇、风棱石等独特景观。风蚀蘑菇是由于风蚀柱靠近地表处气流携沙量多,磨蚀作用强,下部凹进上部突出,进一步发展而成;风棱石是散布在地表的卵石或砾石,在风与沙相互间的作用下,被磨蚀成多个磨光面,边棱清晰鲜明,造型奇特,在公园内随处可见,极具观赏价值。



垄岗状与柱状雅丹



风蚀蘑菇与风棱石

三、气候条件

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深居西北内陆,远离海洋,位于中蒙干旱区的中心区域,降水稀少且年际变化大,潜在蒸发量大,日照时间长,季节和昼夜温差大,干燥度在30以上,大风日数多,沙尘暴活动频繁,是典型的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。图4是雅丹周边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,从图中可以看出,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欧亚大陆的极旱中心—托克逊(年均降水量为6.9mm)与其他三个极旱副中心—淖毛湖(年均降水量为19.1mm)、冷湖(年均降水量为16mm)和且末(年均降水量为24.8mm)所围成的四边形内,是欧亚大陆最干旱的区域,研究区降水量在40mm以下;从图5可以看出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塔里木盆地干热中心的东缘,年均温>10℃。总之,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干、最热和沙尘天气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。



4



5

如此神奇的公园,其独特的雅丹地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?下期我们将深入探讨敦煌雅丹地貌的成因奥秘。

参考文献:

[1]牛清河安志山张益明.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气象环境监测报告.

[2]屈建军牛清河高德祥.敦煌雅丹地貌形成发育过程图谱.雅丹地貌研究史.


  • 首页
  • 解说雅丹
  • 电话
  • 关于我们